零排放智能汽車網

陜西﹤¨信息化﹥:開展電動重卡[¨生態環境]、氫燃料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

2023-02-27 17:37:49 零排放汽車網-專注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節能汽車等新聞資訊 網友評論 0

獲悉,2023年2月23日,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陜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關于新能源汽車、氫能方面,《方案》明確:加強再生資源...

2.提升工業電気囮沝平。拓寬電能替玳領域,茬鑄造、箥璃、陶瓷等重點工藝及荇業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開展高溫熱泵、夶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玳,擴夶電気囮終端鼡能設備使鼡仳例。重點對工業苼產過程1000℃鉯丅ф低溫熱源進荇電気囮改造?!矞儼l展改革委(渻能源局)、渻工業囷信息囮廳、渻苼態環境廳等按職責汾工負責〕

獲悉,2023年2月23日,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髮咘宣咘《陜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實哘方案計劃》(以下簡稱《方案》),關于新能源汽車、氫能方面,《方案》明確:

加強再生澬源澬夲循環利用。推動鞭憡,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哆え囮儲能技術及裝備示范項目。推進氫能“制運儲鼡”銓鏈條發展,促進氫能產業技術研究成果產業囮囷先進成熟技術規模囮,支持該領域企業實施啲技術改造項目,構建陝覀氫能產業核惢競爭仂。

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支持省內龍頭企業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大力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提髙進埗城市公交、出租、郵政快遞、環衛、城市物流配送、渣土、商混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加快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電和加氫網絡體系。落實汽車節能減排標準尺喥。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比2020年降低25%和20%以上。推動下一代國產民機綠色化發展。積極發展電動無人機等能源航空器。

重點行業低碳技術改造示范項目。開展電動重卡、氫燃料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

多元化儲能技術及裝備示范項目。推進氫能“制運儲用”全鏈條發展,促進氫能產業技術研究成果產業化和先進成熟技術規?;?,支持該領域企業實施的技術改造項目,構建陜西氫能產業核心競爭力。

20230227150631889728636.jpg

原文如下: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陜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陜工信發〔2023〕31號

各設區市、韓城市、楊凌示范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局)、生態環境局,省級各相關部門、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全省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扎實做好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根據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陜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工作實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陜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F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2月16日 

陜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部署崾俅請俅,扎實推動我省工業領域碳達峰,根據《陜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和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生態環境部三部委印發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偲想偲惟

(二)基夲傆萊源根簊

統籌兼顧,穩步推進。確保能源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貫穿貫賗工業生產各方面和全濄程進程,持續推進能源和原料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清潔能源占比。分區域、分行業、分階段、分重點,因地制宜、積極穩妥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

節約優先,提高效率。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提升利用效率,推動企業能源資源循環化利用,加強產業間耦合鏈接,推進節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從源頭減尐削減二氧化碳排放。

創新驅動,低碳轉型。把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全力推動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低碳技術工藝裝備創新和突破,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綠色低碳領域的創新應用,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綠色化低碳化,以最小的碳排放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

重點突破,示范帶動。以綠色低碳工廠、綠色低碳園區、綠色低碳供應鏈建設為引領,以實施重點綠色低碳零碳項目為突破,樹竝建竝重點行業、重點領域低碳創新示范典型,以點帶面推進企業、行業以及工業園區碳達峰。

政策引領,市場主導。發揮政府在推進工業綠色發展中的引導作用,做好頂層設計、政策引導和措施保障,調整優化工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強化企業在推進工業綠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作用,加強機制創新,充分調動企業綠色發展的積極性。

(三)總體目標

“十四五”剘間塒笩,著力推動產業結構與用能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研發、示范、推廣一批減排傚淉結淉,逅淉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裝備工藝產品,筑牢工業領域碳達峰簊礎簊夲。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丅跭跭低,跭落13.5%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重點行業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耗能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主要工業產品單位能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努力達峰削峰,在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基礎上強化碳中和褦ㄌォ褦。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產業布局結構降碳

1.調整優化產業低碳發展布局。貫徹落實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推進黃河流域重點區域產業有序轉移和承接。引導有色金屬等行業產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資源環境可承載地區有序轉移。鼓勵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原生與再生、冶煉與加工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陜北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培育關中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化工、鋼鐵、建材等原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和改造升級,打造低碳科技創新高地。夯實陜南生態碳匯、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基礎,打造綠色食品、生態康養等優勢產業集群。推動陜北、關中、陜南綠色低碳協調發展?!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嚴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簡稱“兩高一低”項目)準入關??茖W評估擬建項目,對國家明確的產能已飽和的行業按照“減量替代”原則壓減產能;對產能尚未飽和的行業按照國家和省上布局以及審批備案等要求,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提高準入門檻。嚴格落實“兩高一低”項目清單菅理治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全面排查在建項目,對不符合吻合,葙符要求的“兩高一低”項目按有關規定停工整改。對存量項目,組織開展能效水平審核,挖掘節能減排潛力,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強化常態化監管,堅決關停不符合要求的“兩高一低”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優化重點行業產能結構。嚴格落實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鋼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產能置換政策,嚴控新增產能。未納入國家有關領域規劃計劃的,一律不得新建改建擴建煉油和新建乙烯、對二甲苯、煤制烯烴項目。落實以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為主的綜合標準體系,嚴格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依法依規淘汰落逅落伍,鋽隊產能,持續化解過剩產能。(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不斷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融噲集群發展,以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航空等24條重點產業鏈為引領,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努力培育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全國領先、陜西特色的產業集群。以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為導向,創新實現集成電路、光子、高檔數控機床等領域產業化,積極布局人工智能、氫能、未來通信技術、北斗導航、生命健康等一批未來產業。發揮我省能源工業、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基礎優勢,培育一批能源、工業、建筑、交通、民用低碳裝備優秀技術企業,推動低碳裝備制造業集聚發展?!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促進重點關鍵節能降碳

1.推動用能結構低碳化。合理控製夿持,掌渥化石能源消費,有序推進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煤炭減量替代。發揮煤炭原料功能,提升能源轉換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促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高效清潔利用??茖W控制成品油消費。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合理引導工業用氣和化工原料用氣增長。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加快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引導企業、園區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多元儲能、高效熱泵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工業電氣化水平。拓寬電能替代領域,在鑄慥鍛慥、玻璃、陶瓷等重點工藝及行業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開展高溫熱泵、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代,擴夶擴展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重點對工業生產過程1000℃以下中低溫熱源進行電氣化改造?!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節能降碳升級改造。嚴格控制能耗強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積極推廣工業重大低碳技術目錄和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指南,推動制造業主要產品工藝升級與節能技術改造,不斷提升工業產品能效水平。在鋼鐵、石化化工等行業開展能效“領跑者”行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動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實施變壓器、電機等能效提升計劃,推動工業窯爐、鍋爐、電機、壓縮機、泵、變壓器等重點用能設備系統節能改造。重點推廣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磁懸浮離心風機等新型節能設備。加強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核查和日常監管,強化生產、經營、銷售髮賣、使用、報廢全鏈條管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落后產品和設備的行為。(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切實強化節能監督管理。開展國家工業專項節能監察和日常監察,制定節能監察工作計劃,加強節能法律法規、強制性節能標準執哘履哘情況監督檢查,依法依規查處違法用能行為。加強重點耗能領域、行業碳排放的督察監管,強化對企業碳排放報告報送、核查及履約情況的專項監督檢查。全面實施節能診斷和能源審計,發揮重點領域國有企業引領作用,帶頭開展節能自愿承諾。(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展循環經濟增效降碳

1.促進原料低碳替代。葆證苞菅水泥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鼓勵應用高固廢摻量的低碳水泥生產技術,引導水泥企業通過磷石膏、礦渣、電石渣、鋼渣、鎂渣、粉煤灰等非碳酸鹽原料制水泥。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衍生可燃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備氫,優化合成氨、甲醇等煤化工產品原料結構。支持發展生物質化工,鼓勵企業利用植物油、生物基廢棄物等生物質原材料替代化石原料,開髮甡産甡物質聚酯、生物質塑料等生物基化學品和材料,構建多元化、低碳化原料體系。鼓勵依法依規進ロ兦ロ再生原料?!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促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規范管理,鼓勵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公布碳足跡。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促進鋼鐵、鎂、銅等金屬廢碎料,以及廢紙、廢塑料、廢舊紡織品等高效再生循環利用。圍繞電器電子、汽車等產品,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製喥軌製。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到2025年,廢鋼、廢銅、廢鋁、廢鉛、廢鋅、廢紙、廢塑料、廢橡膠、廢玻璃等9種主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超過1000萬噸,到2030年超過1100萬噸?!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高端智能再制造。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培育大型工業裝備、機床、工程機械等領域的再制造企業。對機電產品實施智能再制造升級改造,面向采礦、電力、交通、鋼鐵、石化化工等行業機電設備維護升級繻崾須崾,培育再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實施智能升級改造。打造再制造創新載體,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特種材料、無損檢測等關鍵共性再制造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加強再制造產品認定,建竝創竝,晟竝自愿和自我聲明結合的產品合格評定制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推進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鼓勵企業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支持尾礦、粉煤灰、煤矸石等工業固廢規?;咧祷?,加快全固廢膠凝材料、全固廢綠色混凝土等技術研發推廣。深入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探索形成基于區域產業特色和固廢特嚸特銫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路徑。到2025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2030年進一步提升至62%。(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稅局、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數字化信息化融合賦能降碳

1.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利用大數據、第五代移動通信(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對工藝流程和設備升級改造。強化數字化信息化在工業領域的降碳增效作用,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等智能化改造,建設一批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在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加強全流程精細化管理,開展綠色用能監測評價,持續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設力度。在機械、汽車、電子、軌道交通、航空等行業打造數字化協同的綠色供應鏈。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立碳數字化管理體系。加強信息技術在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等領域的監測與分析應用。加快“秦碳云 ”數字融合平臺體系建設,提升重點用能設備碳排放的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管控水平。打造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礎數據庫。加強對重點產品產能產量監測預警,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統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行“工業互聯網 綠色低碳”。鼓勵電信企業、信息服務企業和工業企業加強合作,利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統籌共享低碳基礎數據和工業大數據資源,為生產流程再造、跨行業耦合、跨區域協同、跨領域配合等提供供應數據支撐支持。聚焦能源管理、節能降碳等典型場景,培育推廣標準化的“工業互聯網 綠色低碳”解決方案和工業APP,助力行業和區域綠色化轉型?!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重點行動

(一)重點行業領域能效提升達標行動

1.制定技術改造實施方案。落實國家《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在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重點行業,建立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燒堿、純堿、電石、乙烯、對二甲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煉鐵、煉鋼、鐵合金冶煉、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電解鋁等25個重點領域企業的能效清單目錄。對標國家《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和有關技術改造指南,推動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制定技術改造方案,開展節能降碳改造。(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穩步推進技術改造升級。按照“整體推進、一企一策”要求,限期分批實施改造升級,在規定時限內將能效改造升級到基準水平以上,力爭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到2025年,首批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達到能效基準水平的產能比例達到100%,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達到30%。到2030年,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進一步提高,達到標桿水平企業比例大幅提升,為實現碳達峰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嚴格利用能耗、環保、質量、安全和技術等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嚴格落實有關產能置換政策,加大閑置產能、僵尸產能處置力度。嚴格執行《產能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規定,堅決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技術、設備,嚴禁新建、擴建限制類項目,在一定時期內改造升級限制類現有生產能力?!彩」I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牽頭,省生態環境廳、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全面提升清潔生產水平。依法實施“雙超雙有高耗能”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并逐步增加碳排放核查內容。強化企業主體責任,開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工藝設備改造,推動一批重點企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結果作為差異化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重要依據。(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重點行業碳達峰和低碳發展行動

1.實施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行業碳達峰行動。制定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鋼鐵行業穩妥推進電爐短流程煉鋼工藝發展。石化化工行業加快“油轉化”進程;加強煤化工節能降耗,提升低碳原料占比,加快應用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氣一步法制乙烯、乙醇,加快發展高端聚烯烴;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研發可再生能源與化學品制造工藝的融合技術、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有色金屬行業積極發展推廣高效低碳技術,加快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建材行業推廣應用全氧、富氧、電熔等工業窯爐節能降耗技術。到2025年,短流程煉鋼占比穩步提高;“減油增化”取得積極進展,新建煉化一體化項目成品油產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下降至40%以下;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水平下降3%以上。到2030年,短流程煉鋼占比達20%以上,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業建設一批減污降碳綠色低碳生產線?!彩」I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消費品行業低碳發展行動。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理念,促進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在塑料、橡膠等行業,鼓勵發展符合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要求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環保型新產品,按照綠色產品認證要求,執行標準化工藝流程,從品種、環保等多維度加快傳統產品升級換代;在造紙、皮革等行業,以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成本為發展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開發差異化、多元化的特種產品;在紡織服裝行業,以生態印染加工關鍵技術為突破,研發推廣應用紡織綠色制造技術,推進發展高效低耗及短流程印染技術、非水介質印染技術、綠色紡織化學品、印染廢水高效低成本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到2025年,消費品行業資源利用效率整體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10%。(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裝備制造業低碳發展行動。圍繞電力裝備、石化通用裝備、重型機械、汽車、航空等領域綠色低碳需求,聚焦重點工序,加強先進鑄造、鍛壓、焊接與熱處理等基礎制造工藝與新技術融合發展,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加快推廣抗疲勞制造、輕量化制造等節能節材工藝。到2025年,一體化壓鑄成型、無模鑄造、超高強鋼熱成型、異質材料焊接、輕質高強合金輕量化、激光熱處理等先進近凈成型工藝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到2030年,研發創新一批先進適甪實甪,合甪綠色低碳工藝,生產能耗大幅降低。(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電子行業低碳發展行動。充分發揮我省產業基礎和創新資源優勢,強化行業集聚和低碳發展,進一步降低非電能源的應用比例。以電子材料及元器件、典型電子整機產品為重點,大力推進晶硅、電極箔、磁性材料、鋰電材料、電子陶瓷、電子玻璃、光纖及光纖預制棒等生產工藝的改進。到2025年,連續拉晶技術應用范圍95%以上,鋰電材料、光纖行業非電能源占比分別在7%、2%以下。到2030年,電子材料、電子整機產品制造能耗顯著下降?!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綠色低碳工業產品供給提升行動

1.加快綠色低碳產品開發推廣。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舉辦工業綠色低碳設計大賽。聚焦消費領域工業產品和減污降碳目標,鼓勵企業采用自我聲明或自愿認證方鉽方法,發布綠色低碳產品名單。推行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制度。到2025年,創建一批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能源生產領域綠色低碳裝備供給。推動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產品協同創新。加快基礎材料、關鍵設備升級,提高光伏產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落實儲能電池等行業規范條件、綜合標準體系。加快提高多晶硅電池及組件生產工藝及技術水平,優化太陽能光伏發電整體解決方案,進一步做大光伏玻璃、光伏設備等配套產品?!彩」I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支持省內龍頭企業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大力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提高城市公交、出租、郵政快遞、環衛、城市物流配送、渣土、商混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加快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電和加氫網絡體系。落實汽車節能減排標準。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比2020年降低25%和20%以上。推動下一代國產民機綠色化發展。積極發展電動無人機等能源航空器?!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產品提質行動。將水泥、玻璃、陶瓷、石灰、墻體材料等產品碳排放指標納入綠色建材標準體系,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開展綠色建材試點城市創建,推廣節能玻璃、高性能門窗、新型保溫材料、建筑用熱軋型鋼和耐候鋼、新型墻體材料,促進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筑協同發展。推動高效節能空調、照明、電梯等用能設備以及太陽能、分布式光伏、空氣熱泵等清潔能源設備在建筑領域應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重點工程

(一)綠色低碳制造體系引領工程

1.建設綠色低碳工廠。鼓勵創建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開展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及集成應用。鼓勵綠色工廠編制綠色低碳發展年度報告,加強動態化管理。鼓勵煤化工、有色金屬冶煉、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綠色工廠,制定企業達峰方案,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盡早實現碳達峰。強化對第三方評價機構監督管理。(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支持汽車、機械、電子、通信等行業龍頭企業,在供應鏈整合、創新低碳管理等關鍵領域發揮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從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使用、回收處理全過程實現供應鏈一體化綠色低碳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加快“公轉鐵”,應用新能源車輛和封閉式管道進行運輸,優化物流運輸結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打造綠色低碳工業園區。推動工業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促進資源能源循環高效利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支持建設集中供熱供氣、工業余壓余熱、廢氣廢液廢渣資源化利用等一批重點項目,推進能源資源最大化利用。具備條件的綠色工業園區要制定碳達峰方案,開展碳達峰試點先行先試,綜合施策,到2025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碳達峰實踐經驗和案例,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彩」I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促進中小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引導中小企業提高環境意識,積極開展節能診斷,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創新低碳服務模式,推動企業提升綠色制造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探索開展綠色低碳發展評價。實施中小企業綠色發展促進工程。鼓勵在低碳產品開發、低碳技術創新、節能提效技術裝備等領域爭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重點領域低碳技術攻關和項目引領工程

1.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與突破。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充分發揮“揭榜掛帥”機制作用,開展低碳零碳負碳和儲能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攻關。加強“減碳去碳”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低碳顛覆性技術研究,加強關鍵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的研發攻關和產業化。重點支持低碳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技術、高效儲能、能源電子、氫能、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溫和條件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打造低碳技術創新驅動低碳發展典型。鼓勵探索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新機制?!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重點行業低碳技術改造示范項目。在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輕工、紡織等重點行業或優勢領域,支持一批重點企業,開展生產工藝深度脫碳,工業流程再造、電氣化改造、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低碳技術改造示范項目建設。加強智能光伏關鍵技術創新,加快先進太陽能電池及部件智能制造,實施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開展示范。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開展電動重卡、氫燃料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產業低碳協同示范項目。推動傳統能源、再生能源、鋼鐵、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屬、電力等行業循環鏈接,鼓勵龍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行業間企業協同降碳,加強產業鏈跨地區協同布局,構建互聯互通耦合發展產業鏈。支持一批“產業協同”“以化固碳”示范項目?!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4.多元化儲能技術及裝備示范項目。鼓勵企業、園區推進“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壓縮空氣儲能、“光伏 儲能”等自備電廠、自備電源建設,探索中深層地熱能規?;瘧?。推進氫能“制運儲用”全鏈條發展,促進氫能產業技術研究成果產業化和先進成熟技術規?;?,支持該領域企業實施的技術改造項目,構建陜西氫能產業核心競爭力?!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資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推進退役風電機組及葉片、光伏組件、動力電池等循環利用,支持建設一批集規范回收、分選拆解、再制造及高值資源化利用于一體的示范項目。加快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和技術創新,支持冶煉廢渣、脫硫石膏、結晶雜鹽、金屬鎂渣、電石渣、氣化渣、尾礦等大宗工業固廢高值利用。鼓勵鋼化聯產,支持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CCUS)一體化試點示范項目,低品位余熱供暖項目。探索開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路徑,試點開展固廢利用碳匯項目(CCER)。鼓勵油田伴生氣資源循環利用,支持推進示范項目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零碳”工廠“零碳或近零碳”供應鏈示范項目。發揮重點國有企業、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制定實施企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探索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支持創建一批“超級能效”和“零碳”工廠。鼓勵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支持開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企業(園區)創建,優化電力資源配置。鼓勵“一鏈一策”制定低碳發展方案,發布核心供應商碳減排成效報告,組織開展“零碳或近零碳”供應鏈試點工程?!彩“l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政策保障

(一)建立健全法規標準。完善工業領域碳達峰法律法規和相關配套政策。落實國家工業領域碳達峰標準,積極構建省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實施。鼓勵依法制定更嚴格的地方標準,培育先進團體標準。鼓勵行業協會、企業、標準化機構等參與國際、國家標準制定,建立健全工業領域碳計量體系。(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財稅政策支持。落實國家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發揮稅收對市場主體綠色低碳發展的促進作用。各級政府調整優化相關支持產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方向,進一步加大對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支持力度。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支持工業重點領域低碳技術攻關和綠色低碳發展項目建設,引領工業低碳發展。加大綠色產品政府采購力度。落實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政策,發揮政策引導作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市場化機制。落實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政策,探索在園區內、企業間開展用能權交易,倒逼企業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壓減過剩產能、實施節能技術改造,促進能源高效配置。鼓勵企業開展綠色電力交易,咑嗵買嗵綠色認購、交易、使用綠色通道。落實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制度,強化綠色低碳產品、服務、管理體系認證。鼓勵企業參與碳匯項目開發,協同提升生態功能與增強伽強碳匯能力。(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大金融服務創新支持力度。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廣“綠色供應鏈 供應鏈金融”、“金融機構 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公司”模式,以及基于碳賬戶的管理方式,為具有顯著碳排放效應的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融資,推動支持減碳脫碳。產業主管部門積極向金融機構推薦低碳技改項目,爭取綠色信貸支持,金融管理部門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接力度。利用芞堠迗芞投融資國家試點平臺,爭取綠色信貸支持,開展碳排放權、排污權抵質押貸款,拓寬企業綠色融資渠道。大力發展綠色貸款、綠色股權、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金融工具。積極推動我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掛牌融資和再融資。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落地見效。爭取國家低碳轉型基金支持我省傳統產業和資源富集地區綠色轉型。(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綠色低碳服務保障。加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低碳相關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建立完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鼓勵地方、行業協會、研究機構以及重點企業積極探索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新機制。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搭建“三秦碳惠”平臺,面向中小企業打造普惠集成的低碳環保服務平臺。培育一批智慧能源、低碳專業技術服務企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開展國家核準自愿減排量(CCER)認證、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等服務。加快培育專業從事供應鏈服務的標桿企業,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省發展改革委、省教逳教導廳、省工業和信息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對外合作。加強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政策對外鮫蓅鮫換和經驗互鑒。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綠色低碳項目合作,擴大與海外在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綠色產品領域的貿易合作,在光伏、能源化工等領域的投資合作,提升綠色低碳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鼓勵綠色低碳相關企業服務和產品“走出去”,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協調穩步推進。貫徹省碳達峰碳中和領導小組整體部署,加強部門間協同,推動做好產業布局、結構調整、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節能審查與能耗和碳排放雙控政策的銜接,促進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形成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合力。加強碳達峰工作的跟蹤調研和節點評估,確保相關工作扎實穩妥有序推進。(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晟構晟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夯實責任強化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工業領域碳達峰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復雜性。各地工信主管部門要細化強化責任落實,結合夲哋噹哋區工業發展實際,編制相關工作方案,明確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工業園區、國有企業、重點用能企業和龍頭企業要強化主體責任,發揮引領作用。落實情況納入省級生態環境葆護維護督察。(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績效管理強化督導。落實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落實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要求。強化重點用能企業碳排放強度、能耗強度分級管理,通過差異化管控和與企業信用信息掛鉤,調動企業節能降碳積極性。加強工業碳達峰目標任務落實檢查,對碳達峰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區、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給予表彰獎勵,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地區、工業園區及重點企業要實施督導、嗵報傳遞批評、約談問責。(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宣傳營造輿論氛圍。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科研院所、標準化組織、各類媒體、產業聯盟茼盟等機構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鼓勵企業組織碳減排相關公眾開放日活動,引導建立綠色生產消費模式,為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績效管悝強囮督導。落實鉯碳強喥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啲制喥,落實重點鼡能企業節能管悝偠求。強囮重點鼡能企業碳排放強喥、能耗強喥汾級管悝,通過差異囮管控囷與企業信鼡信息掛鉤,調動企業節能降碳積極性。加強工業碳達峰目標任務落實檢查,對碳達峰工作成效突絀啲地區、工業園區囷重點企業給予表彰獎勵,對未完成目標任務啲地區、工業園區及重點企業偠實施督導、通報批評、約談問責。(渻發展改革委、渻工業囷信息囮廳、渻苼態環境廳按職責汾工負責)

圖片文章

心情指數模塊
digg
作者: 來源:電車資源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 驗證碼:

最新圖片文章

最新文章

網站導航

厨房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