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千姿)一座均慶寺 兩岸佛緣牽

永利国际不出款

1、“永利国际不出款”朋友圈晒娃又遭diss“酸甜”都是“别人家的娃”

2、“永利国际不出款”中铁十二局涉环境违法被雄安通报回应:已整改

3、“永利国际不出款”捷豹路虎CEO:在中国处于亏损状态但不会扩大销量做无

  中新社福建龍巖6月10日電 題:一座均慶寺 兩岸佛緣牽

  作者 葉秋云

  在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巖前鎮靈巖村,有一座叫“均慶寺”的千年古剎。寺內,一塊清雍正十一年所立的“臺灣府善信樂助建造佛樓重裝佛菩薩碑”(復刻碑),見證了兩岸同胞交流交往的歷史。

5月21日,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均慶寺內,一塊清雍正十一年的“臺灣府善信樂助建造佛樓重裝佛菩薩碑”(復刻碑)引人注目?!∪~秋云 攝

  石碑上,銘刻著兩百多年前捐資修繕均慶寺的960余位臺灣信眾的名字和捐資金額及資料。武平縣定光佛文化園區講解員陳小燕近日告訴中新社記者,原碑曾遺失,直到2002年當地居民蓋房子時從地下挖出,才失而復得?!霸缃翊娣旁谖淦娇h博物館,因擔心石碑風化、破損,沒有對外展出?!?/p>

  均慶寺內供奉的是定光佛,被譽為“客家人的保護神”,香火鼎盛。據史料記載,“定光佛”俗名為鄭自嚴,北宋初年從泉州府同安縣抵獅巖募捐化緣,設立道場,弘法利生;圓寂后,人們塑像供香,頂禮膜拜。

5月21日,參觀者在均慶寺游覽。均慶寺,是“客家人的保護神”定光佛祖廟,是海內外客家人的朝圣之地?!≈行律缬浾?張斌 攝

  作為定光佛祖廟,均慶寺始建于北宋年間(公元964年),公元1011年被北宋朝廷賜“南安均慶寺”寺額,成為閩西歷史上第一座為朝廷敕賜的寺院。至今,武平定光佛信俗已傳承千年,流傳于閩粵贛、臺灣以及東南亞地區,深深烙印在客家人的心中。

  獅巖,古稱南安巖,與均慶寺連在一起。巖洞形似獅口,外洞高聳寬敞,遠看如雄獅昂首張口,故名獅巖。洞內正中供奉定光古佛像,石室天成,甬道縱橫,清泉滴滴,乳柱直立,石鐘懸吊,益顯神奇壯觀。

  近年來,武平縣充分發揮均慶寺的定光佛祖廟效應,借助與臺灣彰化定光佛廟、新北淡水鄞山寺等早年遷徙臺灣的定光佛分靈廟的淵源關系,圍繞定光佛信俗文化開展兩岸交流。

  自2011年以來,當地舉辦八屆海峽兩岸定光文化節,再續兩岸定光佛緣。武平縣臺辦相關負責人稱,兩岸同拜定光佛祖,共同弘揚客家文化,帶動了武平與臺灣經貿、農業、文化、科教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5月21日,武平獅巖與均慶寺連在一起,形成定光佛文化園區核心區,吸引游人絡繹不絕?!≈行律缬浾?張斌 攝

  2017年4月,武平縣定光佛文化園區獲批設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該園區以定光佛祖廟均慶寺為核心區,以梁野山文藝創作體驗區、中山百家姓古鎮姓氏文化交流區、文博園定光佛文化展示區為拓展區。

  為了保護好、傳承好武平定光佛信俗,武平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組織專家編寫出版了《定光佛民間俗信大觀》。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在序中寫道,歷經千百年播遷,定光佛信俗已成為海峽兩岸人民共同的文化資產。

  福建與臺灣法緣相循,在兩岸佛教文化交流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均慶寺住持如行法師對中新社記者說,今年5月1日至15日,來自臺灣的演中法師擔任均慶寺“看話參禪”禪七主七和尚,對這里十分喜歡?!八f下次行禪的時候,會勸一勸臺灣的信眾來武平走一走、看一看?!?/p>

  武平已在定光佛文化園區連續舉辦三屆海峽兩岸(武平)青少年騎游活動,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交往,吸引更多的臺灣青年認識武平、了解武平。(完)

【編輯:付子豪】
發布于:北京市
厨房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