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幾個臺灣粽子想跟大家認識一下

bet9会员中心

1、“bet9会员中心”工程师携工具箱在天津坐火车被拦在中国过安检不能带啥?

2、“bet9会员中心”手表能不能和男人的财富挂钩?

3、“bet9会员中心”瑞信:重申国泰航空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18元

  在寶島臺灣,五月初五端午節與農歷新年、中秋節并列為三大傳統節日,吃粽子是端午必不可少的儀式感。當地食俗以燒肉粽為主,但細分起來,臺灣北部粽和南部粽卻有不少差別,民眾對于粽子的喜好也不盡相同。

  南煮北蒸,各有千秋

  “大家好,我叫北部粽,是蒸的,非常有嚼勁,和甜辣醬是最佳拍檔!”

  “各位,我乃南部粽,是煮的,比較黏糯,撒上花生粉和醬油膏更美味喲!”

6月10日,臺北南門市場攤位上售賣南部粽和北部粽。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制作北部粽時,常用炒至半熟的長糯米和八寶(如五花肉、蝦米、花生、雞肉、干貝、栗子、香菇、咸蛋黃等)作餡料,包好后蒸熟,出鍋后的糯米仍顆粒分明;而南部粽則用生糯米,包上炒熟的八寶餡,下水煮,粽葉的香味及肉汁滲入糯米中,形成綿密的口感。

制作福建泉州燒肉粽。來源:中新視頻截圖

  資料顯示,臺灣燒肉粽閩南風味濃厚,發源于福建泉州一帶。閩南話“燒”就是“熱”的意思,過去燒肉粽都由小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叫賣,熱騰騰的粽子讓人食欲大增。臺灣許多知名歌手也在歌曲中唱到過燒肉粽,如鄧麗君的《燒肉粽》、周杰倫的《療傷燒肉粽》。

  臺灣南部還有一些地區有在端午吃煎堆的習俗。煎堆又叫煎錘,據說其誕生與鄭成功有關。相傳,鄭成功率軍抵達臺南地區之初,軍糧匱乏,端午節無米包粽子,熱情的民眾聽聞便爭著送來薯粉、花生、豆類等。鄭成功命人將這些食物摻和在一起,用油煎成一堆一堆的。從此,臺南人過端午節常吃煎堆。

  兩岸粽子連結深,兩岸民眾中國胃

  近些天,臺北南門市場人潮涌動,除北部粽和南部粽外,湖州粽、客家堿粽和粿粽、廣式裹蒸粽等攤位前也大排長龍。

6月9日,臺北南門市場內外洋溢著濃厚的端午節氣氛,許多民眾排隊購買粽子。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湖州粽源自浙江,造型是長條形,似枕頭,故有“枕頭粽”之稱,用料一般包括糯米、醬油、鮮肉、豆沙和咸蛋黃等。煮熟之后剝開,熱氣騰騰,瘦肉好大一塊,肥肉已潤進糯米里,配上蛋黃,讓人口水直流。

  不僅有肉的,湖州粽也有豆沙餡。南門市場有家店,老板一家就是從浙江到臺灣的,現已是第三代在經營。店主透露了一個包豆沙粽子的小竅門:切好豆沙餡就把它冷凍起來,要稍微硬一點,這樣在包的時候,米才不會夾生在豆沙里面。

  客家粽則使用糯米粉加水揉成米團制成,因此外觀幾乎看不出米的顆粒。將蝦米、蘿卜干、香菇、肉等食材加入醬油、胡椒拌炒,包入米團后再包入粽葉蒸煮,吃起來油潤咸香,風味絕佳。

  而客家堿粽是適合放涼吃的,非常消暑。先將圓糯米洗凈瀝干,然后浸泡于堿水,用青竹葉包好經水煮熟,再放進冰箱冷藏,就是可口的“冰粽”了,推薦蘸些蜂蜜或白糖。

  此外,裹蒸粽是廣東肇慶特色小吃,選用晚造糯米、咸蛋黃、五花腩肉、綠豆、蓮子,配以佐料蒜蓉、沙姜、五香粉等,包成金字塔形的粽子,用猛火熬煮。裹蒸粽口感軟糯、清香四溢,可煮好后直接食用,也可搭配切碎的香菜、蔥、炒香的芝麻粉以及適量花生油和醬油,還可蘸上蛋漿后用豬油煎至金黃再食。

  近年來,重視創意產業的臺灣市場還有臭腳粽、水果粽等供民眾選擇。臭腳粽包裹臭豆腐、干貝等餡料,吸引年輕人關注;而水果粽將果味果凍做成粽子形狀,令一些小朋友愛不釋手。

  認識了這么多在臺灣熱賣的粽子,您對哪種最感興趣?其實,無論南、北、咸、甜,只要能在端午吃上一個飽含中華傳統文化的粽子,便是享受。

  與端午起源相關的歷史人物敘事雖然多樣,但不論是屈原、伍子胥,還是曹娥,無不蘊含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愛國、忠勇、孝順等精神,這些品質凝聚在大陸和臺灣的粽子里,彰顯著濃濃的兩岸情。值此佳節之際,祝愿兩岸同胞端午安康!

  作者:岳青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編輯:付子豪】
發布于:北京市
厨房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