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積極建言獻策 共商新質生產力與智能產業發展大計

葡萄京平台

1、“葡萄京平台”FC237综述:安德拉德抱摔KO罗斯成新任草量级冠军

2、“葡萄京平台”美国高校曝招生丑闻英媒:涉事学校多属非精英类

3、“葡萄京平台”朱镕基老领导“最好的启蒙老师”袁宝华去世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主題為“追新逐質,智創未來”的2024國家新質生產力與智能產業發展會議暨2023年度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勵頒獎儀式6月2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眾多院士和專家學者代表共襄盛會,積極建言獻策,共商新質生產力與智能產業發展大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指出,新質生產力正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的重要引擎。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需要通過共同努力,攻堅克難,探索出更多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有效途徑。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院士致辭。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作“從大模型的能與不能探索機器智能新路徑”主題報告表示,大模型已經成為當前人工智能的巔峰,并提出未來教育新模式將突破現有的“師-生”二元結構,轉變成為“師-機-生”三元模式。他還指出大模型也存在過度依賴訓練數據中的一些模式從而導致“幻覺”、過度消耗數據和算力、新任務訓練中存在災難性遺忘、黑盒模型邏輯推理能力弱等若干缺陷,為此建議探索建立中國自主可控的機器智能模型,并提出“神經+符號”協同方式、打造人腦記憶啟發的機器記憶智能模型等技術路線。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雷教授在“無人系統仿生智能技術:理論與實踐探索”主題報告中,從多源干擾系統估計與控制理論出發,介紹干擾對抗環境下無人系統仿生智能系統理論和技術研究框架,闡述研究團隊在仿生智能系統的核心技術——仿生導航、仿生操控和智能控制系統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并從方法論、系統論和行為論的角度,探討安全、綠色和免疫等仿生智能技術的基本內涵和發展方向。

  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王飛躍以“低空科技與智慧經濟:新思維、新產業、新社會”為題作報告指出,低空科技在促進產業升級、提高經濟效益以及增強社會治理能力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同時也有伴隨技術進步而來的挑戰,如法規制定、隱私保護和安全問題。他呼吁政府、企業和公眾需要共同努力,建立合作機制,以確保低空科技的健康發展,并為構建智慧經濟提供堅實基礎。

  希臘克里特理工大學名譽教授Markos Papageorgiou在主題報告中,從無車道線交通和車輛推移兩個原則,提出一種新的智能網聯和自動化車輛時代的車輛交通范式,并介紹為單個車輛和車輛群體進行最優路徑規劃、車輛與隊列的無信號和無車道城市交叉口穿越等相關工作。

  2023年度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勵頒獎儀式上,中國自動化、信息與智能領域最高水平的多個綜合性獎項,包括第八屆楊嘉墀科技獎、中國自動化學會科技進步獎、中國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獎、中國自動化學會技術發明獎等一一揭曉并頒獎,共有5位科技人才、118項成果獲獎。

中國自動化學會技術發明獎揭曉頒發一等獎。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2024國家新質生產力與智能產業發展會議暨2023年度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勵頒獎儀式,由中國自動化學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也是中國自動化學會為慶祝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創設的北京主場活動。本次會議還設有“大模型賦能的智能車輛與智能交通系統平行會議”“具身智能平行會議”“腦機接口與腦機智能創新發展平行會議”“數據要素驅動新質生產力平行會議”“新質生產力和智能產業發展平行會議暨中國自動化學會新質生產力和智能產業工作委員會(籌)籌備會”“企業新質生產力與數智化轉型升級平行會議”“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2024年會暨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學院院長聯席會”“動態學習與智能醫學平行會議”等8個平行會議,與會代表圍繞相關議題作專題報告,展開討論。(完)

【編輯:田博群】
發布于:北京市
厨房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