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劉?。貉芯渴澜缛A文文學,要看白先勇

518better

1、“518better”科比式虚晃+舔手庆祝!又骚又不卫生的男人

2、“518better”两高两部: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的涉嫌安全生产犯罪

3、“518better”移动支付盛行之下被遗忘的“鸡肋”:手机NFC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研究世界華文文學,要看白先勇

  ——專訪南京大學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劉俊

  作者 文龍杰 王宗漢

  南京大學在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上學術積淀深厚,早在1993年,便設立了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2023年成為中國唯一一個設立“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單位。而“白先勇”,是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名字。中新社“東西問”近日專訪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劉俊,解讀研究世界華文文學為何要看白先勇。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關于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中,“白先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名字。您的學術生涯與白先勇先生“緣”從何起?

  劉?。?/strong>1987年5月,正在復旦大學講學的白先勇教授應南京大學邀請,作題為《臺灣文學的發展》的演講。我那時是南京大學中文系的碩士研究生,此前讀過白先勇先生的作品,覺得與當時大陸的小說有著明顯不同,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因此自然不會放過一睹作家風采的機會。

  

白先勇。陳小愿 攝

  從那次演講中,我改變了對臺灣文學的既有印象,感受到其作品精彩、文學現象復雜。對我而言,這次演講可以說是一種啟蒙。當然,由于我當時對臺灣文學還缺乏了解,因此演講內容雖然豐富,我聽下來也只是改變了“臺灣文學不過是‘通俗文學’”的錯誤印象而已。

  盡管由于歷史原因,當時臺灣文學在大陸少為人知,但實際上,臺灣文學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之進行研究的空間相當廣闊,值得開拓和耕耘。

  在導師的支持下,我的博士論文選題以臺灣文學為主題。題目一開始相當“宏觀”:臺灣小說研究??捎捎谫Y料太匱乏,最后變成專論一個作家。寫誰比較合適呢?我首先想到白先勇。從現場聆聽演講、整理錄音報告,再到閱讀大陸能找到的白先勇作品,我認識到,作為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白先勇的小說具有沉重的歷史感、深刻的人性觀和獨特的美學風格。我便決定以“白先勇研究”為選題,得到了導師的支持。

  我的學術生涯,就這樣與白先勇有了關聯。

  中新社記者:您在三十余載的學術研究中,與白先勇結成了怎樣的情誼?他在研究上給予您怎樣的幫助?

  劉?。?/strong>當我決定以白先勇研究為博士論文選題后,白先勇建議我:如要研究他,不能光閱讀他個人的作品,還要對與他同時代的作家有全面了解。他給我寄贈了一些他本人的作品,還請臺灣出版界朋友給我寄了一批臺灣年度小說選——這些作品構成了我“白先勇研究”的最初資料基礎。

  研究中,由于對臺灣社會和海外生活缺乏了解,有些地方需要得到白先勇的確證,我會去信向他咨詢。白先勇除了回答我提出的問題,還一再給我鼓勵。我在研究中有一些個人想法,想征詢他的意見,他告訴我,“這是你的論文不是我的,你寫這篇論文,應該持‘百無禁忌’的態度,你批評我,我不會在意,即便我不同意,我也會尊重你的看法”,讓我不要怕“得罪”他,“應該完全獨立思考”。他這種大氣的格局和為人的氣派,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研究白先勇,使我較早地接觸到了“新批評”理論。當時,對文本進行“細讀”在大陸被認為是一種“小兒科”,覺得其缺乏“宏觀”視野和“宏大”論述。但我堅持從作品“細讀”入手,結合時代、社會和白先勇的個人生活經歷與創作歷程,去認識白先勇的文學世界——事實證明,我的這種堅持是正確的也是有效的。

  中新社記者:世界華文文學的發展歷程如何?在海外的接受程度如何?

  劉?。?/strong>“世界華文文學”這一提法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記錄,是1991年在香港召開的“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上,由當時的《香港文學》總編輯劉以鬯最先提出來,他認為,世界華文文學發展到今天,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應該加強這一世界“內部”的凝聚力,要把世界華文文學作為一個整體來推動。

  由于華人人數、移居歷史以及華文文學生成過程和存在方式的差異性,使東南亞華文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外國變體”,以“移植—本土化—落地生根—代有延續”為特征,而北美、歐洲、大洋洲等區域的華文文學,則以一代代移民的代序層遞為特征,處在“移植”的狀態并常常以跨域異地的方式進行文學生產(作品絕大多數是在其他地方發表出版)。東南亞華文文學受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學的影響較深,而北美、歐洲、大洋洲等區域的華文文學則以重在表現“文化沖突”和作家、作品具有高度“流動性”為主要特征。

  

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夜市人頭攢動。劉關關 攝

  世界華文文學在海外,總體上還主要是在漢語使用人口范圍內“流通”。當然,像莫言、余華、殘雪以及白先勇、金庸等作家,因作品“外譯”的多語種性和受歡迎度,使其作品已有“走向(華文以外)世界”的趨勢。但必須承認,世界華文文學在海外(非華文世界)的接受度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白先勇因何能作為世界華文文學的代表人物?

  劉?。?/strong>白先勇身上,濃縮著“世界華文文學”的身影。

  白先勇在大陸出生,少年時去了香港,幾年后轉去臺灣,大學畢業后又去了美國,在美國讀書、工作,退休后文學(藝術)的創作(制作)中心又回到兩岸。世界華文文學的幾大區域,白先勇都與之相關,并在他的文學世界里留下了歷史的印記。

  白先勇的文學世界所具有的巨大包容性,使得對白先勇的研究不但是“世界華文文學”的,而且是“跨界”的。故而,在研究白先勇時,勢必要將研究視域從臺灣延伸到與白先勇有關的香港、北美,最后回到大陸;也必然會將研究視域擴大到與白先勇有關的臺港暨海外華文作家?!鞍紫扔卵芯俊笨瓷先ナ亲骷已芯?,其實卻是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重要節點。從某種意義上講,把白先勇研究透了,除了可以實現對白先勇的“本體研究”,還可以延伸出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方方面面,甚至還能包括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通過研究一個作家而能涵容整個世界華文文學,這樣的華文作家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不多見的。

  

2008年6月,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倫敦的薩德勒斯·威爾斯劇院彩排。李鵬 攝

  中新社記者:在東西方文明互鑒日益受關注的大背景下,您認為世界華文文學在未來將走向何方?

  劉?。?/strong>在全球化不可逆轉,信息化、網絡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東西方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進行著互鑒。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華文文學無疑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世界華文文學遍布五大洲,本身就具有一種“全球性”。

  以我個人的觀察,世界華文文學在未來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趨勢。

  一是作家的區域和國別歸屬也許會顯得越來越不重要。當今世界,作家與作品書寫題材的跨國、跨區域“流動性”不斷增強,許多自身也在“流動”的讀者因具備了“世界性”的視野,而對世界華文文學作品的關注重點轉向作品人物塑造的生動性、人性挖掘的深刻性和藝術表現的創造性。作家只要是世界華文文學作家,屬于哪個國家或地區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要好。

  二是世界華文文學的區域板塊分界很可能會趨于消亡。打破邊界的網絡世界已使文學的跨國、跨區域成為常態,網絡世界或將成為世界華文文學未來主要的生存方式和傳播載體——如此一來,很多區域內華文文學的“異地發表”現象,將會因網絡的存在而逐漸消失,現在按區域條塊劃分的“世界華文文學”生存狀態極有可能逐步淡出歷史。

  三是世界華文文學的文學共同體特性將得到加強。當作者的區域、國別歸屬和文學生存形態上的區域板塊分布日趨淡化時,作為整體的世界華文文學反而可能以一種有機體的形態得到突出。來自不同文化生態和社會背景下的華文文學,其互融互滲的程度將超過以往,并在一種多元并存的形態下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世界華文文學也將因此而具有一種文學共同體意義上的新價值。(完)

  受訪者簡介:

  

  劉俊,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有《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復合互滲的世界華文文學》等論著多種。

【編輯:周馳】
發布于:北京市
厨房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