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十年間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累計投入7900億元

凯发app二维码

1、“凯发app二维码”人人车陷裁员风波:二手车电商现状难言乐观

2、“凯发app二维码”是不是穿上杨幂的小飞象T恤我也能穿越回18少女

3、“凯发app二维码”美军两架F-18空中相撞飞行员驾驶受损战机安全返回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尹倩蕓)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人邸東輝17日透露,2013年到2023年,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從423億元增加到1091億元,累計投入7900億元。

  《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已于日前公布。根據條例內容,國家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對開展生態保護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縱向補償。邸東輝提到,中央財政在生態保護補償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能,發揮了關鍵作用。

  據他介紹,財政部同步推進綜合補償和分類補償。綜合補償主要通過設立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引導地方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支持生態環境重要地區從整體上提升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分類補償方面,主要通過中央財政一系列轉移支付資金,對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態要素開展保護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補償。

  他表示,這幾年中央財政補償力度持續加大。水污染防治資金從2015年的130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257億元,基本翻了一番。中央財政還積極支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天然林資源管護。

  他還提到,財政部根據實際情況,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辦法,強化對重點生態縣域、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支持,并向包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在內的地區傾斜,同時還將長江經濟帶沿線省份、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也納入支持范圍。

  同時,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激勵約束機制,實現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的分配結果與生態保護結果緊密掛鉤。中央財政根據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情況實施考核獎懲,對評價結果變好的地區,在轉移支付上給予獎勵,對生態環境變差的地區,適當扣減轉移支付資金,引導地方摒棄破壞環境的發展模式,調動地方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完) 【編輯:李巖】

發布于:北京市
厨房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