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教育部: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新葡萄8883app官网最新版

1、“新葡萄8883app官网最新版”肌瘤壓迫膀胱常頻尿,要切除肌瘤、子宮嗎?婦產科醫師說

2、“新葡萄8883app官网最新版”金希澈吐心声老是SJ拖后腿利特:我们理解你

3、“新葡萄8883app官网最新版”高通沈磊:高通提供完整5G解决方案推动5G终端落地

  中新網5月16日電 教育部16日上午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進展成效和典型經驗。散發材料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指出,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強化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要求,以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和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為抓手,加快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稱,學前教育關系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系千家萬戶和諧幸福,關系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近年來,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為宗旨,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要求,優供給、強保障、促發展、提質量,構建起覆蓋城鄉、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學前教育服務民生、服務強國戰略越走越穩。

  該司指出,學前教育取得跨越式發展。

  一是系統部署,明確方向。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前教育事業,黨的十八大提出“辦好學前教育”,黨的十九大要求“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進展”,黨的二十大要求“強化學前教育普惠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提出了普及普惠的目標任務與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專門印發的學前教育文件,對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連續實施四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去年啟動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推動各地適應不同發展階段確定發展目標任務,采取多種措施,推動學前教育持續發展。

  二是補資源短板,推進普及。為應對人口高峰時期剛性入園需求,各地多渠道擴大普惠性資源,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用十年時間補上歷史欠賬,極大緩解了“入園難”問題,實現了學前教育基本普及。學前教育資源迅速增加。截至2023年,全國幼兒園數量達到27.4萬所,比2013年增加7.6萬所,增長了38.2%。毛入園率持續快速提高。2023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個百分點。區域差距不斷縮小。從2013年到2023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增長幅度超過20個百分點的17個省份都在中西部,四川涼山州雷波縣入園率達到90%以上,青海果洛州達日縣、瑪多縣入園率均達到80%以上,“三區三州”等脫貧攻堅地區、民族地區幼兒均和其他地區孩子一樣享有平等的入園機會。

  三是覆蓋城鄉,推進普惠。為破解入園貴,教育部始終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會同相關部門推動各地切實落實政府責任,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在城市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在農村構建縣鄉村學前公共服務網絡。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達到23.6萬所,占幼兒園總數的86.2%。其中公辦園12.5萬所,比2013年增長了91.9%,充分發揮了公辦園?;?、兜底線、引領方向、平抑收費的重要作用。普惠水平大幅提高。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90.8%,比2016年提高23.5個百分點,絕大數幼兒都能在收費合理的普惠性幼兒園就讀。

  四是加大投入,強化保障。為切實減輕家庭教育負擔,教育部會同財政部堅持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原則,不斷健全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確保人民群眾上得起。財政投入持續加大。2011年-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累計投入2210億元,帶動各地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完善投入保障機制。2022年全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達到2982.2億元,占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達到6.2%,是2013年的1.8倍。成本分擔機制基本建立。會同財政部出臺了國家層面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各地普遍出臺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并結合財政補助和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動態調整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確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最高收費限價,通過政府分擔辦園成本,切實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資助制度不斷完善。中央財政設立資助獎補資金,引導各地從無到有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2013—2022年各級財政累計投入825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6551萬人次。

  五是健全制度,完善治理。為確保幼兒在園身心健康安全,多措并舉,推動各地各幼兒園依法治教、依法辦園。健全管理制度。會同相關部門先后出臺幼兒園建設、教職工配備和專業標準、安全防護、衛生保健等規范性文件,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管理制度體系。建立督導評估機制。全面實施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和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壓實縣級政府發展學前教育責任和幼兒園規范辦學責任,截至2023年,153個縣順利通過國家層面督導評估驗收,全國所有幼兒園完成一輪評估。持續推進專項治理。多次部署開展幼兒園不規范名稱、亂收費、虛假宣傳等問題專項清理整治,有效扭轉了部分幼兒園不規范辦園問題。強化安全底線。實施中小學幼兒園安防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安防體系。

  六是科學保教,提升質量。教育部始終堅持尊重孩子、尊重規律,引導各地加強學前教育質量內涵建設,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園的愿望。建強教師隊伍。不斷提高教師隊伍配備水平,幼兒園生師比從2013年的23.4:1降低到2023年的13.3:1,??埔陨蠄@長和專任教師占比達到93.1%,比2013年提高23.7個百分點。連續十年實施“幼師國培計劃”,開展幼兒園園長和專任教師全員培訓。強化科學引領。印發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等方面專業文件,引導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學什么”“怎么學”和“教什么”“怎么教”方面不斷開展實踐探索,深入推進幼小銜接攻堅行動,大力推廣先進典型經驗,促進幼兒入學平穩過渡。開展科學育兒宣傳。連續十三年開展“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以“游戲點亮快樂童年”“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等為主題,面向全社會持續傳播科學保教理念和方法,促進科學育兒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七是推進立法,保障發展。在全面總結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情況基礎上,研究起草了《學前教育法(草案)》,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經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后,報請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通過。草案聚焦破除阻礙學前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著力凝練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功政策經驗,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從明確學前教育定位、健全規劃舉辦機制、規范學前教育實施、完善投入機制、健全監管體制等六個方面作出全面規定,保障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

  針對下一步工作考慮,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表示,學前教育雖然實現了基本普及,但底子薄,欠賬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舊突出,隨著人口變化、城鎮化進程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布局與結構面臨新的挑戰。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強化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要求,以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和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為抓手,加快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一是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會同相關部門推進實施學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動,推動各地以縣為單位完善資源布局,科學配置城鄉學前教育資源,城鎮人口流入地區、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較低地區,穩步增加公辦資源供給。農村人口流出地區辦好公辦鄉鎮中心園和必要的村園,開展巡回支教,既要防止資源浪費,又要避免布局調整造成新的入學困難。同時,抓住機遇優化辦園結構和師生比,整體提高辦園水平。

  二是完善普惠保障機制。中央財政繼續安排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鼓勵引導各地優化資源供給、完善投入、教師等保障機制。國家層面加快認定一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縣,深入開展完善普惠保障機制試點工作,督促各地依照國家標準落實并提高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統籌調劑富余編制資源,優先核定補充公辦園教師編制,推進公辦園教師和管理人員納入編制管理、教師同工同酬,督促民辦園提高教師工資待遇。

  三是提高幼兒園辦園質量。在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行動中,組織開展幼兒園辦園行為專項治理,將安全隱患排查、安全責任落實等列入規范整治內容,推動各地將幼兒園不規范問題整改到位。深入推進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提升試點工作,引導幼兒園開展自評實踐探索,不斷提高教師保教實踐能力,以先進經驗為引領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四是推進實施學前教育法。教育部將全力配合全國人大法工委爭分奪秒做好草案的修改完善工作,推動學前教育法盡快出臺,助力學前教育事業早日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將抓住學前教育法實施的有利契機,推動各地全面普及學前教育,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依法保障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編輯:陳海峰】

發布于:北京市
厨房里的秘密